详细内容
在自然界中未曾发现过游离态的铟单质,1863年,德国的赖希和李希特,用光谱法研究闪锌矿,发现新的元素,即铟。
铊被发现和取得后,德国弗赖贝格(Freiberg)矿业学院物理学教
铟
铟
授赖希由于对铊的一些性质感兴趣,希望得到足够的金属进行实验研究。于是他在1863年开始在夫赖堡希曼尔斯夫斯特出产的锌矿中寻找这种金属。这种矿石所含主要成分是含砷的黄铁矿、闪锌矿、辉铅矿、硅土、锰、铜和少量的锡、镉等。赖希认为其中还可能含有铊。虽然实验花费了很多时间,他却没有获得期望的元素。但是他得到了一种不知成分的草黄色沉淀物。他认为是一种新元素的硫化物。
只有利用光谱进行分析来证明这一假设。可是赖希是色盲,只得请求他的助手H.T.李希特进行光谱分析实验。李希特在次实验就成功了,他在分光镜中发现一条靛蓝色的明线,位置和铯的两条蓝色明亮线不相吻合,就从希腊文中“靛蓝”(indikon)一词命名它为indium(铟)(In)。两位科学家共同署名发现铟的报告。分离出金属铟的还是他们两人共同完成的。他们首先分离出铟的氯化物和氢氧化物,利用吹管在木炭上还原成金属铟,于1867年在法国科学院展出。
制备方法编辑
可由铝土矿或闪锌矿中提取。 [5] 最后经电解制得纯净镓。 [12]
主要从炼锌废渣和炼铝废渣中回收提取。 [13]
工业生产以工业级金属镓为原料,用电解法、减压蒸馏法、分步结晶法、区域熔融法进一步提纯,制得高纯镓。 [14] 电解法 以99.99%的工业级金属镓为原料,经电解精炼等工艺,制得高纯镓的纯度≥99.999%。以≥99.999%的高纯镓为原料,经拉制单晶或其他提纯工艺进一步提纯,制得高纯镓的纯度≥99.99999%。
废料输送机
是输送废料中的主要设备,在废料输送过程中最常用的为板式输送机、链式输送机和皮带输送机。
板式输送机采用全钢制板条焊接结构输送带,抗冲击性强,承载能力大,通常与地坑料槽等一起构筑成钢板带输送地坑作为废料输送的首级输送设备。传动部分采用变频无级调速。
链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为胶带与钢板焊接形式,承载能力强;传动形式为链传动,驱动能力强,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废料传送,并具有很强的输送能力。传动部分采用变频无级调速。由于输送带采用特殊的结构设计,所以可采用较大的安装角度输送物料。
皮带输送机是使用最广泛的通用输送料设备,它以胶带作为输送带,采用带传动,具有输送距离长,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由于是系列化标准化产品,其易换性好,维护方便。
废料回收系统的工作:
当废料随产品一起从一条印刷加工生产线出来的时候,它的速度大概为85米/小时(7500英尺/分钟),接着传送废料的管道会转向水平方向运转并保持较低的速度(68米/小时),直到它们被送到气旋装置的顶部为止。在这个时候,这些废纸会突然减速,并以3米/小时的速度自由下落,最终到气旋装置的底部。